近日,院科研发展处在通联大厦组织召开了《深远海SAR船舶检测技术研究》和《桥梁防船撞预警系统功能要求和技术构成》两项所自主研发项目结题验收会。会议由科研发展处朱亚辉主持,并邀请了我院原院长杨文银、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学文以及部海事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广西海事局等单位特邀专家担任评审专家,安全所副所长王世伟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两个项目负责人对照任务书要求,汇报了课题背景、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推广前景等内容。验收评审专家组对两项研究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认为研究立足院所业务发展需求,紧跟行业发展技术前沿,研究创新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好,一致同意通过结题验收。
《深远海SAR船舶检测技术研究》项目围绕深远海水域 SAR(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船舶检测需求,创新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船舶检测算法,并进行了软件定制开发和实测,总体检测准确率约95.5%,折算后900平方公里水域船舶检测最大时间为153s。该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1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1项。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安全所的卫星遥感应用相关课题研究,对于拓展我院卫星遥感交通领域应用业务,提高深远海船舶监控相关研究技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桥梁防船撞预警系统功能要求和技术构成》项目围绕桥梁防船撞预警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技术要点,创建了船舶撞桥风险分区方法,提出了预警系统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给出了可选技术解决方案。该项目提交国际航标协会VTS委员会53次会议提案1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EI检索1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3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并编制了《桥梁防船撞预警系统技术指南》。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安全所的跨江海桥梁配套工程咨询业务,对于拓展我院桥梁通航安全保障研究业务,提高桥梁防船撞预警研究技术实力具有积极意义。
下一步,安全所将立足这两个领域深耕细作,重点针对深远海SAR 船舶特征挖掘及多源融合处理技术、桥梁防船撞预警模型及分区分级管理技术进行攻关,力争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双一流”规划院建设,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发展。(安全所陈兵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