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先行领域”、“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交通运输未来30年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面对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更高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以实现动力转换为目的推动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交通运输行业各个层面和多个领域,必须稳步实施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全方位提高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为交通运输当好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提供第一驱动力。一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决策支持、智能交通、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二是加强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新型举国体制,遵循“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典型应用示范”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组织实施原则,增强交通科技创新主体活力。三是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与应用,充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开展交通示范工程、纳入标准规范、发布技术指南等手段,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发展。四是深化交通运输制度创新,继续坚持既有的有益发展制度,进一步在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交通投融资政策、交通文化塑造、更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构建中国特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方面,创新性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以应对好主要矛盾变化为基准推动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将深刻影响行业发展全局,正是交通运输当好先行的巨大潜力所在。交通发展不平衡集中体现在运输结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治理结构的不平衡,制约着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交通发展不充分集中体现在基础设施结构性短板、运输服务高品质多样化供给、运输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安全绿色发展、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阻碍了行业高效、优质、包容、可持续发展。以运输结构不平衡为例,根据交通运输部2020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测算,我国铁路完成货物周转量占全社会比重只有15.5%;而国土面积较大国家,如俄罗斯、美国该指标均超30%。应对好交通主要矛盾变化,核心是以需求为牵引全面提高行业整体服务能力。一是瞄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交通运输需求,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能力充分的设施供给和运行高效的运输服务。二是瞄准国家重大战略要求,通过规划引领和政策指引等手段,统筹推进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军民交通协同发展。三是瞄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构建与国民经济运行和人民出行相适应的交通运输系统,加快推动交通运输与制造、物流、旅游、数字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构建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互利共赢。
以促进低碳协同为导向推动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态势严峻,必须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各个领域和发展全过程,在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当好先行。一是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地铁、常规公交、小汽车、道路货运等)低碳协同发展,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提高铁路、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承运比重,打通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堵点”,提高枢纽换乘和多式联运的便利化水平。二是统筹各领域(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低碳协同发展,开展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提升改造,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岸线、锚地、空域等资源,推动运输装备低碳转型,大力发展以铁路、水运为骨干的多式联运系统,完善小汽车租赁系统构建,在城际客运体系中推行“P+R”的出行模式。三是统筹各环节(规划、建设、运营、养护、管理)低碳协同发展,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因地制宜制定好交通运输行业实施方案,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路线图和时间表。
以全方位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愿景推动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交通运输作为先行领域,必须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承担与我国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融入全球运输系统,提高在全球交通运输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全方位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一是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围绕“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总体布局,加强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口岸公路、口岸铁路、界河航道建设,强化国内运输通道与境外骨干通道的有机衔接,推进海外港口支点建设,提高重要海运通道保障能力。打造世界一流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全力构建通达全球的航线网络。二是推进跨境运输服务网便利化。科学推进中欧、中亚班列发展,研究推进大型集结中心建设,优化促进“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提升中欧班列运行效益。拓展与周边国家间的道路客货运输线路。优化海上航线航班布局,完善全球海运服务网络、壮大五星红旗船队规模。打造连接欧洲、北美洲等重点航空市场的民航空中快线,加大对南美洲、非洲的辐射广度和深度。构建国际寄递物流供应链体系。三是深化交通运输开放合作机制。拓展交通国际合作多双边机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标准制修订,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交通高水平走出去,鼓励并支持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使命推动共享发展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交通运输要以将发展改革成果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为己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实现交通运输先行发展。一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村公路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因地制宜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有序实施农村公路联网路建设、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乡镇通三级公路建设等。扎实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巩固拓展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引导乡镇客运站拓展商贸、物流、邮政快递等业务。二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增加更多出行选择,改善群众出行体验,更多关注弱势群体出行,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加快推动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深化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因地制宜优化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交通产业智能化变革,优化交通运行和管理控制,健全智能决策支持与监管,加快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载工具数字化、网络化及运营运行智能化。三是推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加快形成纵贯南北、横贯东西、高效互联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形成以运输通道为支撑的经济廊道,推动产业梯度转移和优化升级,促进城镇空间开发和布局优化,加强东中西区域经济联系,有力支撑国家区域战略深入实施。
(本文发表于2022年2月11日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