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冯宏琳、杨琼等:强化岸线保护利用 提升港口枢纽能级
日期:2023-01-18

强化岸线保护利用 提升港口枢纽能级

冯宏琳 杨琼 李歌清 金哲飞

长江干线港口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依托,而岸线又是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稀缺性资源。《规划》作为新时期指导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的纲领性文件,其印发实施必将有力推动沿江港口岸线保护利用,全面提升长江港口枢纽能级,加快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高质量发展。

充分认识新时代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化港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强化岸线资源合理保护利用,着力推动长江干线港口集约化发展、绿色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

经过多年建设,长江干线港口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长江干线港口发展仍面临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港口枢纽作用和功能布局有待提升,港口码头功能结构还不尽合理,集疏运体系不够完善;二是岸线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对港口岸线、后方土地及集疏运通道等资源保护不足;三是长江上、中、下游港口群的功能协同、一体化发展水平不足,沿江港、产、园、城融合发展有待加强;四是港口绿色智慧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更好发挥港口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作用;深入推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要求更好发挥港口在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先行引领作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要求港口提供更加绿色低碳高效的运输服务。统筹长江干线港口布局与岸线保护利用,着力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具有重要意义。

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强化岸线资源有效保护和集约高效利用

港口岸线是港口建设发展的依托,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稀缺性资源。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已成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遵循。《规划》秉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从完善机制、控制强度、提升效率、保护资源等角度,持续深入推进港口岸线精细化管理,强化对重点港区和重点岸段港口岸线资源的规划管控。

一是深入推进港口岸线精细化管理。继续坚持严格管控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梳理明确在严控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升效率四方面主要措施,制定了港口岸线开发利用强度、港口岸线利用效率等量化指标,建立规划传导机制,并要求在有关省级港口布局规划、港口岸线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港口总体规划的制修订中统筹落实。

二是强化港口重点岸线资源规划管控。根据三大港口群发展重点和主要货类运输系统布局完善的要求,综合考虑沿江各港规划、国土空间布局、生态保护区等情况,提出了沿江规模化公用集装箱港区、大宗散杂货铁水联运和江海转运港区的集中连片发展的重点岸段。提出了加强对港口重点岸线资源的规划保护与利用,严格管控岸线开发功能以及后方土地配置、疏港通道线位资源等空间利用要求。

以打造沿江三大港口群为重点,构建长江航运发展新格局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规划》立足长江港口发展实际,统筹上下游,协调左右岸,衔接江河海,强化航运中心战略支点和集聚辐射作用,优化全线港口层次和功能布局,着力推动形成以长三角沿江、长江中游、长江上游三大港口群为引领的长江港口一体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港口主要客货类运输系统布局。

一是提升航运中心枢纽港口功能层级,充分发挥其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推动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深度融合战略支点作用。

二是重点依托上海国际、武汉长江中游、重庆长江上游三大航运中心,打造长三角沿江、长江中游、长江上游三大港口群。布局形成以航运中心枢纽港口为龙头,区域内主要港口为骨干,其他干支流港口共同发展的总体格局。《规划》明确了三大港口群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为区域、省份、干支流之间的港口分工与协作提供明确指引。

三是完善主要客货类港口运输系统布局。为保障国家能源、原材料等重点物资运输安全,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结合沿江产业布局和多式联运体系,以枢纽港口和主要港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长江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商品汽车滚装、旅游客运等港口运输系统,明确未来主要客货类港口布局建设与发展重点。

对标“四个一流”,全方位推进长江干线港口转型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港口发展,多次到长江经济带港口视察,作出了要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等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长江干线港口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体上看,长江干线港口能力紧张状况已经缓解,非法码头专项治理取得突出成效,港口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多式联运体系不健全、现代航运服务功能不强、港产城共融不够、绿色智慧安全水平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与“四个一流”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规划》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提升现代航运服务功能、水港产城一体融合、强化航道能力保障、加快绿色港口建设、加快智慧港口建设、加快平安港口建设等7个方面重点任务,加快补齐短板,整治突出问题,全力推进港口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与服务水平,为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提供坚强支撑。

 (本文发表于2023年1月18日中国交通报)

 

【打印】 【关闭】

规划院

规划青年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