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进港 大有可为
刘长俭 黄全胜 葛彪 陈冲
依托港口场景和区位优势,加大氢能利用,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已成为港口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然而,当前氢能在港口的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氢能应用的经济性有待提升。目前,氢能卡车等装备初始购置成本高,加之制氢、加氢成本高,导致港口装备使用氢能成本相对偏高。二是加氢站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国内大部分港口缺乏加氢设施统筹规划,加之港口区域用地紧张,加氢站统筹布局有待完善,建设力度亟待加大。三是生产储运技术有待创新突破。当前我国利用风电、太阳能通过“电解水”方式制氢量相对较少;氢能储运效率和成本相对较高,储运技术仍有待进一步突破。四是标准规范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在港口区域开展氢能储存、运输、加注等,合规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相关标准规范有待完善。
未来,我国港口依托现有资源,进一步培育氢能产业,大有可为。
加快氢能多元场景应用,打造“氢能应用示范港”。加强氢气生产、储运装备等技术研发,完善政策支持和标准体系,提升氢能利用经济性、安全性、规范性。加强氢能在港内短驳车辆、内集卡、装载机、叉车、船舶等场景中的应用,提升氢能使用比例。围绕应用场景,合理规划建设加氢站,更好满足用能需求。
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打造“氢能生产供给港”。大力推进港口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加快海上风电发展,加强可再生能源发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多态清洁能源制氢,增强氢能供给能力。同时,依托港口周边化工企业,加强对工业副产氢的汇集和应用。
超前布局氢能产业链,打造“临港氢能产业港”。依托港口优势,超前规划建设专业产业园区,聚集龙头企业,建设配套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加强技术研发和商业化推广,加快构建氢能制取、储运、加注、应用的临港氢能产业体系。
(本文发表于2023年7月3日中国交通报。陈冲单位系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其他作者单位系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